———記贛州市勞動模范、贛州市安和供電服務有限公司瑞金分公司劉田生
□記者崔曉燕
劉田生自1999年3月農電體制改革進入供電行業20多年以來,從一個普普通通的抄表維護農電員工干起,一步一個腳印,扎根于基層農電事業,點亮萬家燈火,在第一期農網改造、“戶戶通電”工程、抗冰保電等急難險重崗位上,一次次留下他沖鋒攻堅的身影。
勤學苦讀電力技能知識
1999年3月,劉田生隨著農電體制的改革進入黃柏農電站從事農電工作,當時的他對電力方面的知識一竅不通,為盡快進入農電管理這個角色,劉田生首先向老師傅們求學請教,勤學電力專業技術知識,苦練電力技術本領,通過邊學習、邊努力很快提高了自身的業務水平,并先后考取了電力專業高級工、技師等職稱,站領導很快安排劉田生從事10千伏用電線路維護管理工作。
2000年初春的一天,劉田生在黃柏鄉綠草湖地段巡視線路時,聽到當地村民在拚命喊救命有人觸電了,他迅速趕到事故現場及時斷開電源,并將觸電者用所學的觸電急救法進行搶救,通過他的及時救助觸電者劉志春很快蘇醒過來,事后觸電者劉志春家屬送了一面錦旗給黃柏鄉農電站,并對劉田生表示了萬分感謝。
堅守信念實現扶貧夢
劉田生的爺爺是當年的失散老紅軍。作為紅軍后代、流淌著紅色基因的劉田生2017年服從組織上安排,到大柏地鄉院溪村擔任扶貧第一書記。他不負組織的重托,風里來雨里去,吃住在村堅守扶貧工作第一線。他到村后不久迅速走遍全村94戶貧困戶,訪貧因、挖窮根,找出每一位貧困戶致貧原因,因戶施策,對癥下藥,切實解決貧困戶“兩不愁、三保障、一收入”問題。作為扶貧第一書記的劉田生,始終堅信只有讓所有貧困戶發展產業才是脫貧致富的根本出路,通過全體駐村扶貧工作隊及“村兩委”干部的共同努力,現在院溪村主要產業有油茶、臍橙、煙葉,其中21戶貧困戶參與種植油茶,種植臍橙1238畝(貧困戶27戶)煙葉200畝(貧困戶3戶),24戶貧困戶參與種植白蓮,7戶貧困戶參與生豬養殖,12戶貧困戶投資養殖雞鴨1000羽,該村所有貧困戶都有了自己的脫貧致富產業。
激發貧困戶內生動力
劉田生到村后,首先從扶貧先扶志、扶貧先扶德入手,深入貧困戶家中大力宣傳“勤是聚寶盆,儉是搖錢樹”的思想,引導無德、無志、無智的個別貧困戶樹立正確的人生觀、價值觀,從思想上、行動上帶動貧困戶的內生動力,激發貧困戶由原來政府要我脫貧改變為我要脫貧,從而實現真脫貧、脫真貧、不返貧,小康路上一個不掉隊的工作目標。
功夫不負有心人,2018年6月26日,院溪村精準扶貧工作順利通過國家第三方評估驗收,同時實現了零差錯、零問題、零質疑,群眾滿意率達98%以上,劉田生也榮獲了2018年市委、市政府頒發的“先進駐村第一書記”、2019年市精準扶貧攻堅戰先進個人等榮譽稱號。